目录
思想政治研究
新时代雷锋精神融入高职院校立德树人价值探析周艳芬;王洪龙;李金莹;1-3
多元价值观视域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探究李恺娴;4-6
具有他者的欲望是人工智能成为人类“亲人”的关键韩良弼;7-9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路径研究来宁;10-12
突出政治功能,构建高校院系“四融四力”融党建工作模式张蕊;13-15
党史教育在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中的应用研究王曼青;16-18
区块链技术驱动大学生意识形态治理创新:价值考量、潜在挑战、路径期许郝文;19-21
民族地区大学生党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探究——基于策略激活、行为互动与优化路径的视角陈燕艺;22-24
新时代课程思政视域下对“三全育人”的思考刘影;25-27
新时代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三个维度范明华;薛玉琴;28-30
建党100年来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与经验研究李丹;31-33
社会科学研究
文化自信视域下的公共文化协同治理研究陈大康;34-36
吉首市初中生肥胖与饮食及体力活动的相关性研究陈伟;彭长锦;张宇;37-39
武陵山少数民族聚居区运动系统健康风险族群体育锻炼与社会支持研究邬顺;李志红;40-42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乡村治理研究杨娟;冯润;43-45
意义治疗理论下缓解空巢老人孤独感的策略研究胡玉龙;汤道化;46-48
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研究刘文燕;韩露;49-51
会计信息披露的经济学分析与思考胡茂;戚益;52-54
防范“泛娱乐化”对青年学生价值观的不良影响与教育策略罗佳;55-57
大龄孤独症群体家庭的困境调查及对策研究——以浙江省为例陈玥彤;胡杨明子;胡月婵;58-60
网络话语失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张家玮;姚冰;61-63
浅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行政法保护的困境与完善路径周孜予;施健;64-66
日本农业“六次产业化”对我国农村三产融合的启示郑倩;卜庆立;67-69
语言艺术研究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及具体实施案例——以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实用英语在线开放课程为例张蕾;70-72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郭云;73-75
论日汉语使役句到被动句的转化条件——以句子种类和动词种类为中心林颖;76-79
萨克斯管乐结构特点及其相关问题研究王辰煜;80-82
基于创新创意为导向的实践性教学改革——以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为例林振忠;83-85
课程育人理念下高职院校实用文书写作课教学改革思考袁虹;86-88
爱的本相与阶梯:《会饮篇》中的爱若斯夏然;夏钧;89-91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研究——基于《中国能量等级量表》达古拉;92-94
当代英国奇幻小说中魔鬼形象的形象特征探究李姝惠;95-97
舞蹈对孤残儿童身心发展影响的实践研究——以阳江市福利院为例林碧映;98-100
“世乱罕善谋,终岁走穷途”——“易堂九子”之曾灿的命运之叹王乐为;101-103
教育教学研究
融媒体视域下广西民办高校宣传工作状况调研与优化对策研究党延伟;张伟;104-106
体育强国背景下“女排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纪增长;107-109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创新研究龙燕萍;110-112
辅导员加强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策略探究傅利琴;113-115
新媒体技术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刘海霞;116-118
“互联网+”时代法学教学模式创新研究郭祥众;119-121
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提升社会思潮引领能力的有效路径吕致逸;122-124
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路径探析赵秋爽;125-127
高校大学生运动员培养的探讨赵翀;李云武;焦巍;128-130
西迁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探析罗媛;131-133
多元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政教学改革措施研究郑曼;134-136
职业教育研究
BIM技术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研究李芬红;137-139
数字化背景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研究宋焱琼;140-142
人工智能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政教育的实现与对策王涵映;143-145
融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专业教学改革研究黄立安;146-148
基于“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杨达;149-151
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分析郑剑飞;152-154
智慧旅游管理系统的分析与应用于建韬;155-157
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研究——以服务地方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为例赵雅晶;158-160
致作者的一封信2+161